《三月三日率尔成章》 丽日属元巳, 年芳具在斯, 开花已匝树, 流嘤覆满枝。 陈朝江总
《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》 上巳娱春禊。芳辰喜月离。 北宫命箫鼓。南馆列旌麾。 绣柱擎飞阁。雕轩傍曲池。 醉鱼沉远岫。浮枣漾清漪。 落花悬度影。飞丝不碍枝。 树动丹楼出。山斜翠磴危。 礼周羽爵遍。乐阕光阴移。 唐王维 《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》 长乐青门外,宜春小苑东。楼开万井上,辇过百花中。 画鹢移仙妓,金貂列上公。清歌邀落日,妙舞向春风。 渭水明秦甸,黄山入汉宫。君王来祓禊,灞浐亦朝宗。
《诗 郑风 溱洧》 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 士与女,方秉蕳兮。 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。且往观乎? 洧之外,洵吁且乐。 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勺药。 溱与洧,浏其清矣。 士与女,殷其盈矣。 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。且往观乎? 洧之外,洵吁且乐。 维士与女,伊其将谑,赠之以勺药。
读一本好书 《论语》中"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",即是上巳风俗。《周礼·春官·女巫》:"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。"郑玄注:"岁时祓除,如今三月上巳,如水上之类;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。"在楚辞中有生动的描写,祭神必斋戒,斋戒必沐浴,沐浴用兰汤,于是兰汤、兰草便与神灵有了联系。《后汉书·礼仪上》:"是月上巳,官民皆絜(洁)于东流水上,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。" 《周礼》郑玄注:"岁时祓除,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"。另外,三月三上巳节与九月九重阳节相对应,正如汉刘歆《西京杂记》称:"三月上巳,九月重阳,使女游戏,就此祓禊登高。"一个在暮春,一个在暮秋,踏青和辞青也随之进入高潮。《宋书礼志二》引用《韩诗》说:"郑国之俗,三月上巳,之溱、洧两水之上,招魂续魄,秉兰草,拂不祥。" (责任编辑:横山小白) |